中囯報
(巴生11日訊)巴生和港口區近年來許多燕屋林立,惟因燕屋太多、工廠排放污煙和發出噪音,促使本區引燕成功率不能達到100%。
燕屋設計業者潘耐熹指出,本區引燕活動的成功率屬第3線(70%), 目前巴生至港口一帶遍佈約300間燕屋,幾乎每天有燕屋設立。
經營地點重要
他說,城市人引燕,大多數使用荒廢的舊店屋居改建成燕屋,甚少會購置芭園地興建燕屋。
他說,燕屋太多、工廠排放污煙和發出的吵雜聲等環境因素,都會導致減低引燕的成功率。
他說,在這裡生活的燕群沒有減少,老烏仍然留在燕屋,可是幼烏一旦發現其他地點可以覓食,就會飛往他處群居,最重要是確保幼烏留下,就會引來越多的燕子住進去。
潘耐熹接受《中國報》訪問時說,許多剛投入引燕業缺乏經驗的新人,都湧往燕屋多且燕群飛舞的地點設立燕屋,以為即有的環境可以吸引燕子築巢,但這未必能達到預期效果。
“經營燕屋最重要地點佳,反其道而行,到荒芭或稻田開辟燕屋一樣能成功經營,雖然起初燕子不多,只要環境條件有利就能引來燕群。”
他說,若有關地點附近有燕子出現就適合引燕。
他以吉蘭丹和實兆遠為例說,當地的引燕業雖活躍,可是燕屋逾千間已經達到飽和。
燕屋設計行業崛起隨著引燕業蓬勃發展,帶動燕屋設計行業崛起。
潘耐熹說,早前舊式的燕屋,業者為了省錢而交由建築業者興建,以為把屋子蓋起,使用普通的木板釘架、便宜的磚塊和播放燕啼音響即可,孰不知忽略細節,以致燕屋不符合規格,引燕失敗。
他指出,現代化的燕屋從初期的2樓建至5層樓,以前燕屋開一個洞口讓燕子飛入,若不喜歡室內環境就會飛走,新設計就會在燕屋內開設更多“房間”和第二個洞口,讓燕子可選擇不同的“路線”飛行,就能把它們留在燕屋築巢。